欢迎您访问黄石市群众艺术馆官网!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黄石市群艺馆2015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16-01-10 来源:

2015年,我馆在“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市文化局的直接支持下,在各县(市)区文化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全馆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继续本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着力公共文化服务、着力群文成果展示、着力基层文化辅导培训、着力新馆馆舍建设”四个着力的工作思路,积极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强化阵地服务、开门办馆;以培训辅导为主线,面向社会突出公益职能;以活动为引领,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又一个新高潮。用我们的辛勤付出,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促使黄石市群众文化工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今年,我馆共策划组织实施了大、中型群文活动62场次,其中下基层演出40场,大型展览8次;举办培训班20期;参加全省全国的各项文化艺术类比赛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的奖励18余项,为黄石市争得了荣誉;重点扶植业余文艺团队10个;深入基层服务50余次,组织音乐、舞蹈、美术考级三次,服务群众2000余人。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狠抓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业务、引领示范、服务大局为载体,切实推进我市群文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一)各项群众文化活动“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为“两节”献上喜庆有余、活泼生动的文化盛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2月17日——3月10日,黄石市群众艺术馆在人民广场相继组织举办了“黄石市2015年新春灯盏活动”、“黄石市2015年元宵节龙狮威风锣鼓大赛”、“黄石市2015年磁湖之春广场文艺展演”。此次文化集会我馆精心组织,与其他相关单位协同合作,联系各基层农村文艺队伍参与比赛,邀请各大群众文艺团队参与展演,服务时间长,参与人数众多,让市民群众度过了一个喜庆热闹的新春佳节。

5月22日,由湖北省群艺馆、市文新广局主办,市群艺馆、市歌舞团承办的“湖北大鼓——黄石行”惠民专场演出在市磁湖剧院举办。主要表演节目有湖北大鼓《鼓悦荆楚》、《丰收场上》、《最美抱火哥》,经典剧目《亲生儿子闹洞房》、《人民调解员》等,其中《人民调解员》荣获第一届湖北艺术节群星大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现场群众热情高涨,来自湖北各地的近千人大鼓及文艺爱好者近到现场欣赏了演出。

6月13日,在市工人文化宫承办了由省文化厅举办的2015中国文化遗产日暨首届湖北省主场城市(黄石)活动,陈贵舞龙等非遗项目进行了展演,大冶刺绣等非遗项目进行了现场技艺展示,并展出了30块非遗项目宣传展板。

7月30日--31日,“文化力量·民间精彩”全市第二届群众广场舞展演活动在黄石港江滩公园广场上隆重举行并圆满落幕。此次展演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广局、市体育局、市广播电视台、黄石港区委、区政府主办,市群艺馆、黄石港区文体局承办。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32支广场舞文艺团队,共计200多名演员参加了比赛。黄石港丹阳艺术团、黄石市老干部艺术团、阳新县富池镇永春采石场健身队和开发区大王镇上街群众艺术团,四支代表队夺得一等奖。

 8月2日下午在市磁湖剧院由市文新广局主办,市群艺馆承办了的第二届湖北艺术节黄石赛区选拔赛。为准备好我市乃至省这一最高水平、最高级别、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艺术盛会,我馆历时半年时间的精心准备,来自全市县区16支文艺团队29个节目参加了角逐。最后入选的有音乐作品《老支书》,舞蹈作品《布贴女》,曲艺作品《执法如山》,代表黄石参加在武汉洪山礼堂举办的第二节湖北艺术节展演。其中选送的音乐作品《老支书》参加10月23日的闭幕式演出。选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共计30件,美术作品《地气》入选一件,书法作品入选七件,摄影作品入选三件。

9月20日,由我馆参与承办的“2015武汉城市圈城市歌手大赛决赛”在汉口江滩大舞台唱响,本次大赛我馆高度重视,精心选派6名歌手参赛,在决赛中我市选派歌手张金栋,以一首歌剧选段《今夜无眠》技惊四座。

积极举办展览,免费对市民群众开放。元月举办《2015迎新春书画作品展》,共展出作品七十余件。3月我馆王晓愚的版画作品《水月观音》、《当年阳光》代表黄石参加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办的“继往开来—2015中国版画家邀请展”。4月,举办《李秀英、黄仙文花鸟画展》,共计展出作品六十余件。6月,在我馆四楼举办《雨润东楚书画作品展》,本次展览展出了曹建新、李永胜、李军、崔忠吴永斌等十六位书画家共计作品百余件。7月,举办《吴永斌书法工作室2014五体研修班结业展》展出作品共计六十余件。8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湖北省第二届艺术节选送作品展》、《湖北、江西两省四市区域联动活动选送作品展》联展。此次展览共计展出作品八十余件。作者们以美术、书法、摄影的形式集中表达不忘国耻、面向未来的爱国之情。11月,举办《黄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展》,共计展出作品六十余件,期间向每位会员赠送了画册。12月,举办《“江山如我”严梅林山水画作品展》,共计展出作品五十余件。

(二)各类公益性辅导培训“生根开花”,不断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15年,群艺馆设施全面面向市民群众免费开放,同时努力增加免费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和供给方式,积极开班各类公益性免费辅导培训。

艺术培训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主要以免费培训为主,为提高培训质量,探索高水平的培训服务方式,与培训机构合作辅以少量低收费培训班服务。开展免费聋哑学校舞蹈培训班,全年3期,每期3个月,全年共计40课时,培训800人次左右;免费部队官兵竹笛培训班,从5月份开始,半年4期,每期3个月,共计48课时,培训700人次左右;免费部队官兵吉它培训班,从5月份开始,共计48课时,培训700人次左右;组织举办中老年培训班8期,其中二胡初级班28人,中级班12人,中老年合唱班30人;2015年8月至12月下黄石港区火凤凰艺术团舞蹈免费培训,培训20天,培训人次320人次;少儿舞蹈、美术、围棋、奥数等各类低费用少儿艺术培训班(特困家庭子女、农民工子女免费),其中少儿舞蹈班,人数40人左右,少儿美术、书法班,人数10人左右,少儿围棋班,人数15人左右。

基层文艺骨干业务培养常态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组织举办社区舞蹈骨干培训班10期,历时100天,每期参训人数100人左右,共计5000人次左右。通过发放服务对象反馈表,检查培训效果,满意度达100%。在2015年6月至7月下阳新县韦源口镇文化馆进行广场舞蹈培训,培训15天,培训360人次,既提高了当地文艺骨干的业务水平,又为韦源口文化馆的建设带去了新的知识和活力。

各类社会艺术考级活动顺利开展,考级合格率进一步提高。7月份,组织了湖北省黄石市舞蹈考级;10月份,组织了湖北省黄石市音乐考级,考级人数1300人左右,合格率100%;11月份,组织了湖北省黄石市美术考级,总计参考人数2000人次。

(三)其他常规业务工作 “齐头并进”,继续加强和完善我馆引领示范、服务基层的功能和地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不断深入基层,从基础做起,不断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等方面工作力度。

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逐步得到完善。全年20多次深入开发区汪仁镇、太子镇、大冶殷祖镇、阳新富池镇、西塞神舟宫等地拍摄、收集到项目的图片2000张、视频20T、实物10多件等资料,并逐步完善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视频。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编辑完成黄石市非遗图文集《东楚遗萃》样书,并通过省美术出版社审核年底可正式出版。

二是非遗保护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有条不紊、逐步进行。1—2月,完成并上报文化部2015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西塞神舟会》专项资金申报材料;9月,组织并上报省文化厅《陈贵舞龙运动》、《折子粉制作技艺》申报2016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专项补助资金材料;11月2日,组织并上报省文化厅《王贵武龙灯》等4个项目的材料申报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月30日,组织并上报省文化厅《大冶石雕》尹国安、《阳新布贴》蔡月娥的材料申报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1月27日,召开黄石市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审会,《火流星》等6个项目通过专家组认定并上报市文化局。

三是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7月1日—4日在黄石金花酒店开展“中国端午节俗与屈原文化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鄂东南四市(黄石、鄂州、黄冈、咸宁)非遗工作者317人,组织系列参观、考察和研究活动,广泛而深入地研讨“中国端午节俗与屈原文化”,收到相关学术论文113篇,被中国民协领导评价为:活动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

四是宣传推介更加频繁,大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6月2日,组织代表队参加在鄂州举办的鄂东南牌子锣邀请赛,王寿牌子锣代表队荣获一等奖,詹本六牌子锣代表队获得三等奖;6月13日,在市工人文化宫承办了由省文化厅举办的2015中国文化遗产日暨首届湖北省主场城市(黄石)活动;7月2日,在西塞中学举办了鄂东南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我市及鄂州、黄冈、咸宁共11个传统音乐、舞蹈、戏剧、体育类非遗项目进行了展演,活动现场并展出了介绍我市30个非遗项目等内容的50块宣传展板,观众近2万人;11月21—25日,组织国家级项目《阳新布贴》、省级项目《大冶刺绣》参加在武汉举办的2015中国长江非遗大展;在文化部主办的《文化月刊》上刊登文章《鄂东南游神祝福习俗——阳新县太子镇民俗活动“接大王”》(总第403期)与《黄石周刊》合作,开设专版宣传《西塞神舟会》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本馆对外宣传工作。在本馆举办的各项群众文化活动中,调研部积极联系我市主要媒体记者进行采访报道共10余篇,同时编排全馆的群文简讯共15期,内容包括:2015年春节系列活动、艺术考级、各类展览、湖北省第二届艺术节等活动。馆内部分活动跟踪拍摄照片,并整理归档及时上报。全年全馆网站更新内容45条,内容包括群文动态22条,培训辅导(课件下载)5条,群文艺术3条,非遗保护1条,视频专区4条,财政公开6条,所有信息上传网站不超过三个工作日,确保馆网站内容及时更新。

积极深入基层,做好群众文化调研工作,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正确依据。今年我馆相关业务人员通过不断下乡调研,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选送2篇论文参加全国群文学会论文比赛;指导帮助大冶、阳新文化馆圆满完成全国第四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力助他们搞好馆内业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配合文新广局完成农村文化礼堂的的建设管理工作,积极为广大农民创造精神文化的活动家园。 

(四)各门类优秀群文作品 “百花齐放”,参赛作品在各类赛事中连获佳绩。

我馆王晓愚版画作品《当年阳光》入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铸魂鉴史、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美展,于8月23日—9月18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经过三年前期创作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青铜文明》正在抓紧创作中,作品尺幅为530X270公分,反映以夏、商、周时期为代表的青铜文明的辉煌。

刘延风、卫钢撰写的论文《浅谈传统文化对新时期开展家庭文化建设的影响》在湖北省群众文化理论研究成果荣获一等奖。

在全国第二届优秀群众舞蹈比赛中,我市代表队中的老干部艺术团以舞蹈《回望太行》征服评委和观众,获得金奖,赢得满堂喝彩。我市代表队获优秀组织奖。

 9月22日至23日,“文化力量·民间精彩”湖北省第二届群众广场舞展演在武汉体育学院馆举行,黄石代表队荣获五个奖项,是获奖最多的代表队。我市选送的黄石港区丹阳艺术团表演的《茉莉花》、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永春舞蹈队表演的《狂欢PARTY》分别荣获街道组和乡镇组二等奖。我市代表队还荣获“优秀组织奖”,大冶金山店土桥村金山店舞蹈队获“最佳人气奖”,黄石港区丹阳艺术团队员李春华荣获“广场舞之星”。

10月,第二届湖北艺术节在武汉洪山礼堂开幕,我馆选送的音乐作品《老支书》,舞蹈作品《布贴女》,曲艺作品《执法如山》参演;在湖北省图书馆举办的第二届湖北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展中,入围11件作品。其中美术作品1件,书法作品7件,摄影作品3件。我馆美术干部卢莹创作的水彩画《地气》、文艺部主任盛浩创作的摄影作品《面与帘》入选。成为全省地市州入围最多的区域。

9月“2015武汉城市圈城市歌手大赛决赛”在汉口江滩大舞台举行,在决赛中我市选派歌手张金栋,凭借歌剧选段《今夜无眠》,勇夺金奖。

在“第五届湖北少儿文艺金蕾奖(展览艺术类)”评选活动中,我馆领导积极准备,组织得当,选送的选手荣获多个奖项。

组织参加由省文化厅主办的“湖北省第十届中老年才艺大赛”,选送的7组声乐舞蹈节目成绩斐然,6组节目分获1金2银3铜。

二、以创建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强化行政管理,切实做好各项党政工作,不断增强单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进一步强化“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员学习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素质。

“三严三实”是今年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全馆先后安排多次集体学习,“全方位”听取党员群众。先后组织4场专题座谈会、通过“坐下谈、上门听、面对面”征求意见,查找“不严不实”的问题,为深入查摆奠定扎实基础。通过学习、谈心、自查和相互帮助,全馆党员乃至全体职工在政治思想素质上都有极大提高、质的飞跃。

(二)落实专人负责,全面推进新馆装修建设各项工作。

2015年,在群艺馆新馆建设工作上,我们积极争取各级领导支持,同时派专人负责,在新馆装修设计、功能设置等事项上严格把关,多次与城投公司交涉,力争使新馆尽可能地按照我们使用要求进行装修,早日投入使用,为市民群众服务。

(三)后勤管理有理有序,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行政后勤是一个重要而繁杂的工作,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行政后勤工作的“保驾护航”。2015年,我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达标,无不良案件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各项工作指标超额完成局党组每年年初下达的工作任务,一切行政工作井然有序、顺利开展。

(四)文明创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档案规范管理等单位业务工作依制进行。依法成立工会委员会,重组工会领导班子,正式开展相关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文明黄石”的战略部署,建设文明群艺馆,积极组织开展,动员市民自愿、无偿地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开展了“文化暖心 点亮生活”关爱特殊群体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欢乐节日 爱我中华”节日纪念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等等;我馆按照年前签订《团城山街道办事处2015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的承诺,以群众文艺工作为载体,以创建综治优胜单位为目标,以创新管理为手段,以安全防范作为综治工作的重点,完善内部防控体系,认真落实责任书要求,凝神聚力、改革创新,着力建设“平安单位”;按照《湖北省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的要求,制定档案管理“三合一”制度,建立起专门的档案库房,将消毒柜、铁皮柜、温度记录仪等保护档案安全设备列入单位预算,以“省一级”目标管理等级为目标,初步完成了档案建设的准备工作;

 

2016年工作思路:

1、加快新馆设施建设进度,力争2016年完成新馆内装修,对外免费开放;

2、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全市性大型公益文化活动。重点做好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和下基层演出,丰富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创作一批精品力作,参加全国、全省各项文化艺术比赛,争取取得好成绩。

4、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点做好“西塞山神舟会”的规划、保护;

5、大力开展业余(包括中老年人及少儿)艺术培训辅导工作、做好业余艺术团队辅导工作;

6、做好群众文化的普查调研工作,结合省、市工作要求参加各类论文研讨及比赛,重点办好1、2期文化站长培训班;

7、做好全年的音乐、舞蹈、美术三大考级;

8、加强队伍建设,对本馆现有人员加强培养,同时积极引进一批人才;

9、新建和完善一批管理制度,实施本馆制度化管理;

10、抓好后勤管理,努力改善办公条件,保障职工福利,保证全馆行政后勤工作顺利进行。重点做好我馆的馆舍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

11、保质保量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