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采茶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万孝云
人物档案:姓名:万孝云 性别:男 出生:1963年2月 项目:阳新采茶戏 荣誉:历任演出团业务团长、工会主席、艺术委员会主任
我们等到万老师回来时,他正带着一批十七八岁的小学员,风尘仆仆地从太子乡下演出完赶回来。看着一群青春靓丽、活泼好动的年轻演员,万孝云自豪地说:“这,就是阳新采茶戏的新生力量,未来看他们的啦。”
“老生”万孝云,国家三级演员、湖北省戏曲家协会会员,从艺40余年来,能熟练运用各种表演手段来展现阳新采茶戏的内涵,特别是善于研究分析饰演的角色,把自己的情感注入角色中,塑造出真实合理的人物形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少年演老生,不容易
万孝云出生于阳新军垦农场,父亲有个好嗓子,擅唱北河采茶戏(时以富河为界,分南北两支采茶剧种)。当年部队文工团招兵,父亲一首《北国之春》征服了征兵首长。几年后复员便分配到了军垦农场。
工作之余,父亲就喜欢唱戏,曾在阳新城关古商城大舞台演出得过优秀奖。有这么好的家庭氛围,万孝云从小就喜欢吹拉弹唱,一口采茶戏也唱得漂亮。1975年9月,阳新县采茶剧团到全县招小学员,12岁的万孝云自然脱颖而出,顺利考上当时20人的学员班,跟随剧团老辈崔小牛、贺美玲、俞畅识、李家高等老师学习阳新采茶戏。
初学基本功,尤其武功训练,一招一式,备受考验,唱念做打“四功”、手眼身法步“五法”,他都得一步一个脚印去模仿、体会、感悟,继而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学习、实践,结合个人特点,万孝云选择主攻老生行当。
初学表演老生时,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毕竟没有生活阅历。他便认真观察生活中老人的走步、说话、动作,揣摩如何用舞台语言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如步子一走一颤,胡子一拂一甩(髯口功),跳起来空踹会出现掉毛、抢背等失误,都需要有很好的把控拿捏能力。经过日积月累的勤学苦练,万孝云终于学有所成。
三年后,万孝云开始随剧团下基层,去三溪、大王、太子等乡镇、农村演出,最多的时候一天五场,他经常挑着水桶装的面条随剧团走街串巷,一到演出场地,吃口面条就上场。一年360多场,演出非常繁忙。
“老生”展风采,有担当
从艺48年来,万孝云塑造了100多个舞台艺术形象,参演大小剧目百余台,演出近万场次,获得了不少省市级奖项。1982年参演的《闯王杀亲》参加湖北省专业剧团汇演获集体表演一等奖,让阳新采茶戏一炮打响。
此后,他参演的诸多戏剧、小品频频获奖:1992年参演《三姑出宫》获省专业剧团表演二等奖;1992年参演省专业剧目创作展演《张无奈拾印》获编剧、表演二等奖;2002年参演《库岛红烛》获省专业剧团演员表演奖;2003年参演《载梦的小船》获省新人新作优秀演员奖;2012年小品《一碗鱼面》获省二等奖并在省台现场直播;2014年小品《老王拜师》获市一等奖;2015年参演《布贴女》入选省第二届艺术节展演剧目……
2018年大型原创红色阳新采茶戏《龙港秋夜》参加北京全国基层院团会演,这是地方采茶戏第一次进京会演,中宣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明阳新采茶戏在全国360多个地方剧种中有了一席之地。
近50年的演艺生涯,万孝云历任阳新县采茶剧团(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演出团业务团长、工会主席、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为响应党的号召,把地方采茶戏“送上高山,下到湖边”,解决群众看戏难、看好戏更难等问题,他积极参加富川大舞台公益性演出二百余场,期间还参加了戏曲进校园、进课堂,传授传统戏曲知识课时难以计数。
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组织票友会活动,不定期地把阳新采茶戏传授给业余爱好者、采茶戏戏迷,同时热心于辅导民间采茶戏剧团,让阳新采茶戏更好地在民间生根、开花。
培养下一代,有情怀
长江后浪推前浪。为了培养更多阳新采茶戏传承人,2017年,阳新县委县政府给指标给待遇,在全县遴选招录了30名小学员,送到黄冈艺校委托培训5年。而万孝云临危受命,舍小家顾大家,驻守黄冈担任阳新采茶戏的地方指导老师长达三年半,对这批新苗子言传身教,教他们如何做一个德艺双馨的采茶戏演员。他带领孩子们每天6点起床,识谱唱戏,言传身教,日复一日,不厌其烦。
2022年5月,这批学员归来向市县领导作汇报演出,新编青春版的阳新采茶戏《九瓣莲》演出大获成功,广受好评,万孝云也是备感欣慰。现在他作为演出团团长,带着这批新人去学校、乡村演出时,现场鼓掌声、叫好声不断,让人看到了阳新采茶戏后继有人。
万孝云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原来他还有不到3个月就退休。他说,退休后,只要团里有需要随时接受召唤,自己也打算深入阳新各学校,帮助学校开设采茶戏兴趣班,让更多阳新的孩子从小就播下热爱传统艺术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