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布贴-胡芳
胡芳个人简历:
1989年9月-1991年7月在湖北阳新二中就读初中、高中。
1992年4月-至今在阳新县文化馆工作。
1995年元月-1997年6月在阳新电大函授学习群众文化专业。
1989年上初中时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做布贴小饰品。1996年跟随文化馆老一辈蔡月娥、王金定学做阳新布贴。2011年5月份阳新县文化馆成立阳新布贴传习所,一直从事阳新布贴制作,现担任布贴传习所主管。
传承谱系为:
第一代:朱美玉 1898.02—1952.10
第二代:李开芝 1912.11—2001.07 (师傅:朱美玉)
费望娣 1918.05—2006.09 (师傅:朱美玉)
邹 子 1920.10—1981.12 (师傅:朱美玉)
黄 芹 1925.03—1989.04 (师傅:朱美玉)
第三代:蔡月娥 1936.04— (师傅:费望娣)
程兰香 1946.06— (师傅:李开芝、黄 芹)
王金定 1949.05— (师傅:邹 子)
第四代:明凤娇 1954.01— (师傅:蔡月娥)
胡水蓉 1955.06— (师傅:蔡月娥)
第五代:明建华 1960.03— (师傅:明凤娇)
宋桂梅 1965.10— (师傅:蔡月娥、胡水蓉)
第六代:明 芬 1972.09— (师傅:明建华)
张细女 1972.11— (师傅:宋桂梅)
胡 芳 1974.06— (师傅:胡水蓉、宋桂梅)
周 红 1972.11— (师傅:宋桂梅)
第七代:李 莉、李青霞、蔡梅玉 (师傅:胡 芳)
夏春莲、柯爱莲、黄春梅 (师傅:周 红)
李春梅、黄冬玉、王金娥 (师傅:张细女)
黄石第一技工学校传承基地学生、阳新县第二实验小学传承班学生 (师傅:宋桂梅、张细女、胡芳、周红)
传徒受艺:
胡芳从小在家乡向奶奶观摹学习阳新布贴,初中时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做布贴小饰品,在阳新县文化馆工作后,虚心向文化馆的布贴老艺人王金定、程兰香、蔡月娥、方吐云老师等学习阳新布贴制作技艺,并拜一起制作布贴的宋桂梅为师,同时在文化馆民间美术专家尹关山、李祥斌、黄治文等指导下,得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提高。
1996年8月,参与制作壁挂《招财童子》和实物《八卦坐垫》等6件在各大展览会展出;2010年,壁挂《麒麟踩八宝》、《招财童子》、《观音坐莲》、《虎图腾》、《七仙舞蹈》布贴 (省展作品)、《麒麟踩八宝》以及《凤尾帽》等二十余副作品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湖北馆的展出,同年赴山东参加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
2011年授徒李青霞、李莉等制作壁挂及实物30余件。
2011年组织东岳社区、浮屠镇传承基地培训活动;2012年组织王英镇传承基地培训活动;2013年组织荆头山农场传承基地培训活动;2015年6月21日到张家垴社区辅导布贴制作;2015年12月31日在桃花泉社区辅导布贴制作;2016年3月在三眼井辅导布贴制作。2011至2013年在各传承基地共培训人员300余人,其中40余人成为新的加工制作能手。带领传习所职工每年制作阳新布贴精品1000余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012年起,在阳新6个乡镇布贴传承基地定期辅导布贴制作工作,从选料、布色、拼图、剪样、粘贴、盘线、即兴配色、构图等一整套传统技艺传承教授,目前教课学徒、布贴制作爱好者有200人左右。
2015年11月参加在湖北纺织大学举办的湖北省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
2016年3月与县残联合作开展残疾人阳新布贴技能培训及长期教学、制作活动。
技艺特点:
能够将熟练掌握阳新布贴的制作程序,其技艺特点在于:构图重拙稚、厚朴、粗犷,思维跳跃,想象丰富,不拘常规,但不失矩;用色大胆泼辣,着重对比夸张,尤其看重“红、绿、黑“三原色的语言支撑和“黄、白、粉”三辅色的情感搭配;总体风格具有浓厚的鄂东南地域农耕民风中的惜土、不屈、忠厚、勤劳等品质。
取材贴近生活,不拘形式与题材,坚持“我心剪我意,我意即我形”创作思想,偏重粗中寻雅,雅中透拙;刻划偏重细腻,追求拙稚美与洁净美的有机结合,在似与不似之间出手、守与放之间的平衡;造型简洁明晰,用色大胆无拘。